【减重】聚焦“体重管理年” 打好中医“组合拳”



朋友,您是否还在为减肥而烦恼?

因节食,而饿得头晕眼花;

为运动,累得气喘吁吁;

可体重却依旧纹丝不动。

别担心,这份中医减重攻略,

请您收好!

中医减重门诊科学管理体重


为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发起的“体重管理年”号召,大庆市中医医院整合内分泌科、治未病中心、营养与心理等多学科专家成立内分泌代谢与减重门诊。以中医理论为指导,结合现代医学手段,打造中西医结合的体重管理模式,为超重和代谢疾病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。


在这里,医生将详细了解您的病史、生活习惯、饮食习惯等,并进行初步的体重和代谢评估。根据评估结果,为您制定个性化的减重与代谢管理和药物治疗方案,配合中医特色治疗:中药调理、推拿、针灸、穴位埋线、扶阳罐等疗法。您只需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,定期复诊进行体重和代谢指标的监测,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方案即可。同时门诊还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,帮助您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,克服减肥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及长期的随访和指导服务,帮助您维持健康的体重和代谢状态。

适用人群

1.超重和肥胖患者:BMI>24kg/m2;

2.合并代谢性疾病的患者:如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尿酸血症等;

3.长期尝试减肥效果不佳的人群:需要专业支持和指导的减肥困难人群;

4.特殊生理时期的人群:如产后体重滞留、更年期体重失控等特殊生理时期的人群。

中医穴位埋线开启轻盈蜕变

穴位埋线减肥是中医针灸减肥的延伸和发展,是一种融合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的创新减肥方法。它将可吸收的线体埋入人体特定穴位,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温和而持久的刺激,从而达到减肥目的。


穴位埋线的疗效

调节经络气血:人体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,肥胖的发生与经络气血不畅密切相关。埋线时将线体埋入穴位,能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,刺激经络,使经络气血通畅,促进新陈代谢,加快脂肪的分解和消耗。

平衡阴阳: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,肥胖多与阴阳失调有关。埋线可根据个体的体质和辨证结果,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埋线,以调整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。

调节脏腑功能:主要是调节脾胃功能,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。脾胃功能失调,运化水谷和水湿的能力减弱,易导致痰湿内生,进而形成肥胖。埋线刺激足三里、中脘、脾俞等脾胃相关穴位,可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,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,减少痰湿的生成。同时,还能调节胃肠道的蠕动,促进排便,减少体内毒素和废物的堆积。

调节内分泌:内分泌失调在肥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。埋线可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,影响激素的分泌和代谢。例如,通过刺激血海、三阴交等穴位,调节雌激素水平,改善女性因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;此外,埋线还能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和敏感性,改善糖代谢,减少脂肪的合成。

抑制食欲:穴位埋线刺激可通过神经反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,调节食欲中枢。当穴位受到刺激后,神经冲动传入大脑,使下丘脑饱食中枢兴奋,抑制饥饿中枢,从而产生饱腹感,减少食物的摄入量。

促进新陈代谢:穴位埋线能够提高机体的基础代谢率,使身体在安静状态下消耗更多的能量。

中药减脂茶饮传承古法智慧


大庆市中医医院传承千年中医智慧,结合现代营养学,推出“荷叶轻身饮”,以“药食同源”之法,助您科学减脂。该方由荷叶、山楂、薏苡仁、陈皮等药食同源饮片精制而成,遵循中医“祛湿化痰、消脂健脾”的辨证施治原则。其中的主要成分均被列入国家卫健委药食同源目录,既可作为日常膳食,又能发挥药用价值,集安全性与功效性于一体。


荷叶

自古被誉为“轻身圣品”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荷叶服之,令人瘦劣”,历代医家视其为祛湿降脂、升阳健脾的上品。通过升发脾胃清阳之气,恢复运化功能,促进水湿代谢;现代研究证实,其活性成分荷叶碱可抑制脂肪酶活性。

山楂

消食化积、行气散瘀,含有机酸和解脂酶,促进肉食积滞消化,降低血清胆固醇,改善脂质代谢。

薏苡仁

利水渗湿、健脾消肿,能够发挥利水渗湿作用,改善脾虚导致的肢体困重、水肿及大便稀溏等症状。

陈皮

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,调和脾胃气机,能够化解痰湿内停导致的腹胀、食欲不振,并增强肠道蠕动。

温馨提示

科学减重注意事项:

1.合理饮食:患者应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,做到饮食有节制、科学搭配,不暴饮暴食。

2.适量运动:根据医生的建议,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,以促进新陈代谢和减轻体重。

3.心理调节: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,克服减肥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。

4.定期监测:定期回诊进行体重和代谢指标的监测,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。

咨询电话

针灸科咨询电话:

0459-5865133,0459-5865021

内分泌代谢与减重门诊咨询电话:

0459-5865079,0459-5865295

供稿:减重门诊、针灸科、制剂室

编辑:宣传科




上一篇: 专家传经送宝 共促发展新篇——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专家来院进行教学指导
下一篇: 【信息】大庆市中医医院双休日专家出诊信息
黑ICP备12046108号-8

黑公网安备 110402450012 号